= =中科首頁==   = =關于中科= =   = =新聞中心= =   = =行業動態= =   ==中科業務==   = =中科文化= =   = =中科藝術品= =   = =聯系我們= =  
國家新聞

 
  吳董所著《陌生的老路》連載六十三(全)  
發布時間 2022-09-22

 

吳董所著《陌生的老路》連載六十三(全)

2022  9  2     384      — 388  

 

 

第六,管理模式要吸收外方人員參加。

 

我公司的王威是從二炮機關轉業的,轉業后在塞爾維亞工作了多年,是駐貝爾格萊德一個中方機構的頭兒。他的體會是,中國大學理工科教育不弱,大學畢業生質量不錯,數量很大,走出校門后,到公司里工作十來年,三十多歲時已然積累了一定經驗,英語水平足以應付,可外派的人大把大把的。通常說,中國駐外機構愿意用同胞,同胞對工資沒有過高要求,容易溝通;用老外,一來工資很高,二來不容易溝通。但不用老外,有時還不行。這事兒挺不好辦,對駐外機構是個兩難選擇。

中國礦業普遍不熟悉國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運作規則,缺少跨國經營的專業隊伍和人才隊伍,多數并購項目在整合過程中遇到政治、經濟和文化差異帶來的障礙,這些障礙最終影響境外投資項目的成敗。

中資企業投資模式理念較為原始,相對于日本企業“參股—吸引”模式,中資企業采取的是“收購—擁有”模式,由此帶來兩項不利影響:一是由于優質資源均掌握在國外巨頭手中,以控股甚至全資為主的方式很難獲得優質資產,導致中國企業境外鐵礦項目的質量較差,缺乏國際競爭力,抗風險能力弱。二是由于自主擁有,在中國企業國際化運作經驗不足的情況下,項目開發進展普遍不順利。

因此,要充分利用國際人才。企業的價值很大部分就在于團隊。在目標項目選擇時,一方面盡量避開所在國敏感的礦種或敏感的項目,提高項目審批成功率;另一方面注重與被收購方股東、管理層、員工、政府、環保組織、社區、輿論等利益相關方提前溝通,加強信息透明度和與利益相關者的協商,獲取理解和支持。四川泰豐集團在澳大利亞收購IMX鐵礦項目過程中,通過與所在國的政府的充分溝通,突出企業的商業性質,有效解決了項目位于軍事基地附近可能帶來的政治障礙。中海油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前充分準備,收購條件充分考慮了,公司股東、公司管理層、所在國政府的關切,并針對敏感問題設置了應對舉措,獲得了相關方的充分認可,為并購鋪平了道路。

五礦集團收購OZ公司資產后,將OZ公司的主要管理者一并招聘,單獨成立公司,管理相關的資產,并以之為平臺開展境外并購。有色地調中心在收購加拿大初級勘查公司后,也基本上保留了公司原的管理層,對公司僅加派一名中方管理人員,充分利用和學習原有公司在人才、管理、資金等方面的經驗。中方自主開發的中信泰富SINO鐵礦,由于不熟悉國外相關標準和成本,原計劃總投資42億美元,2009年投產,但直到201211月第一條生產線才投產,實際投資額超100億美元。2007年鞍鋼與澳大利亞金達必公司簽署開發卡拉拉鐵礦的法律文件,由于不熟悉澳洲相關法律和規定,項目環評報告不完善,2009年才開始建設,開工時間比原定計劃晚了兩年。

作為國際化運營的礦業公司,吸引和留住具有海外運營礦山資質和經驗的高素質人才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從當地挖掘和聘用熟悉所在地環境的職業經理人來管理當地投資項目,對于境外投資項目并購完成后成功整合有重要幫助。有色地調中心在收購加拿大初級勘查公司后基本保留了公司原管理層,對公司僅加派一名管理人員,充分利用和學習原有公司在人才、管理、資金等方面的經驗。兗礦集團收購澳洲煤礦公司后,只從國內派駐17人,基本聘用當地人,受到當地、政府各層面歡迎。安徽外經建設公司在津巴布韋馬朗吉地區的金剛石礦項目運作中,雖然在礦山管理、經營理念、政策法規、風土人情及語言等方面與外方存在差異,但本著“互利合作、共創雙贏”的原則下,雙方求同存異,從全局和長遠發展的角度處理各種問題和矛盾,從董事會、管理層、員工各層面都堅持中外雙方的溝通、尊重、協商,逐步形成了一種互相尊重、取長補短、團結一致、共謀發展的和諧氛圍。

在本書的最后說說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它也被稱作“經濟北約”,可見名頭不小。它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員國中的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文萊等4國發起,從2002年醞釀的一組多邊關系的自由貿易協定,原名亞太自由貿易區,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

201510月,在奧巴馬總統的鼓動下,美國、日本和其他10個泛太平洋國家就加入TPP達成一致意見。12個參與國的國民產值加起來,占全球經濟的比重達40%。而且全覆蓋,涵蓋關稅(相互取消關稅,涉萬種商品)、投資、競爭政策、技術貿易壁壘、食品安全、知識產權、政府采購以及綠色增長和勞工保護等多領域。高標準,如在環保、勞工、原產地和政府采購等方面包含了諸多高標準的條款。

TPPWTO不盡相同,從傳統、單一、狹義的貿易協定拓展成現代、廣義、綜合的貿易協定。除了經濟元素外,TPP包含了非經濟元素,其成員不僅受貿易機制制約,而且受法律法規、社會團體、生態環境、商業模式和公眾評判等制約,可以說是西方國家對“自由貿易”的新注解,是整體、多層次發展的自由貿易新模式。

奧巴馬總統的目的何在?在于通過TPP全面介入亞太經濟整合進程,阻止亞洲形成統一的貿易集團,維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踩到了美國的腳雞眼,中國的影響力始終是美國關注的焦點。隨著中國地位提升,美國在亞洲的經貿影響力相應衰落,任由亞洲形成將美國排除在外優惠貿易協議,美國出口企業和整體經濟將會受到損害。美國通過TPP談判可以對中國東盟FTA起到制衡作用,削弱中國經濟在該區域的影響力。另外,重塑并主導亞太區域經濟整合進程,也稀釋了日本的影響力。

對中國而言,最關心的莫過于中國作為太平洋沿岸大國,作為世界最大貿易國家,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的區域性經濟協定為何不帶我們玩?中國會因為被排除在TPP之外就混不下去嗎?

中國自200112月加入WTO以后,十幾年來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大貿易國,TPP的橫空出世的確會稀釋中國因WTO得到的關稅減讓和自由貿易的紅利。因為TPP成員國相互之間實行零關稅,這是比WTO減稅力度更大的貿易自由,相對而言,會增加其他國家的產品優勢,影響中國傳統的競爭優勢。在中國新的競爭優勢未完全形成的情況下,TPP會沖擊中國貿易大國地位,或者說給中國貿易大國地位帶來負面影響。

但是,不加入TPP中國就會混不下去。這種說法是危言聳聽,TPP會對某些行業產生影響,但沒有說會讓中國到混不下去的程度,中國也有自己的玩法。TPP12個國家里,有四個國家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文萊已經在東盟10+1貿易平臺里了,東盟10+1貿易平臺是中國對外洽談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中國與其他四個國家澳大利亞、新西蘭、秘魯、智利都有雙邊貿易協定。隨著中韓自貿區的簽訂,日本如果不加入,它的所有領域韓國幾乎都能替代,所以倒逼中日韓自貿區的推進。如果再把日本拉進來,中日有了自由貿易關系,TPP12國里只剩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了。中國與TPP的關系就變成中國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關系了。北美自由貿易區已經成立很多年,早已實現關稅互免。中國已經領教過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小圈子,所以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最多是這三個國家與其他九個國家之間有更多往來,但是中國與這九個國家之間也有了自貿關系,能起到減震作用。

再者說了,TPP并非單純拆除商業壁壘,也是貿易保護。雖然零關稅是TPP不爭的優勢,但這項貿易協定并非單純拆除各成員國之間的商業壁壘,對美國而言,甚至有保護美國本國企業的利益動機在里面。

有觀點認為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后,美國這個WTO的群主發現中國進來只搶紅包不發錢,還整天和群主吵架,于是就拉了一肚子不樂意的小伙伴重新開了一個小群。也有觀點認為,中國在加入WTO后,為全世界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和服務,特別是美國,中國人用大量的汗水換回了一堆堆紙質美元,美國人只需要開動印刷機就能獲得中國制造的各種商品。中國加入WTO最大的受益者難道不應該是美國么?

其實,中國加入WTO是雙贏結果。一方面,如果沒有全球龐大的市場,中國的低端產能沒法消化,一方面,中國工業化進程需要大量原材料,沒有外匯就無法購買原材料,所以不能簡單說中國只是貪了便宜。

美國為何急于搞TPP?想取得占先優勢,希望中國以加入者的身份參加,而非創建者身份,從而占據主動權。但中國有自己的“一帶一路”,有亞投行,與2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2個自由貿易協定。TPP確實讓中國難受,加入要買門票,不加入又容易被邊緣化,最好的辦法是順其自然??傊?,上桿子不是買賣,入世的時候就是這樣。

從短期來看,TPP對中國對外貿易形成了某種程度的沖擊,甚至可以說,TPP“封鎖圈”倒逼中國企業“走出去”增強海外產能布局。從長期來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多邊貿易安排都無法將非協定國家和地區排除于國際貿易體系之外,否則自身發展將受限。

中國未加入TPP,但美國國內反對TPP的大有人在,不排除TPP有終結之日。如果TPP還能混下去,不排除中國未來適宜時地提出加入;如果TPP混不下去,對中國來說,事情反倒簡單了。中國正在主導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亞洲14國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參加,而沒有美國參加??梢灶A料到,如若RCEP能達成,將會出現另一種景觀,而這種景觀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的。

 

 

2021-2022,再次轉載,全部連載完成。

 

[ 點擊數:] [打印本網頁] [關閉本窗口]
   相關內容  

中科投資版權所有   電話: 01064920113  64920713   京ICP備14029497號-1

網站管理
亚洲A级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