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首頁==   = =關于中科= =   = =新聞中心= =   = =行業動態= =   ==中科業務==   = =中科文化= =   = =中科藝術品= =   = =聯系我們= =  
友情鏈接
 
二維碼

 

 
聚焦G20杭州峰會2016所有看點

 

 

聚焦G20杭州峰會2016所有看點

2016-09-04  

  

  北緯30.3度、東經120.2度——在被13世紀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嘆為“華貴之城”的杭州,將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舉行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

今年的G20峰會面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是零和博弈還是同舟共濟?中國又將如何以嶄新的風貌、昂揚的姿態、飽滿的激情和勃發的精神,展現東道主領導力?參加各國又如何在這場多邊外交中合作共贏找到世界經濟難題的破解之道?小編今天就幫你整理了G20最全看點,精彩不容錯過。

  G20六大看點

  G20成為全球轉型契機

日本經濟再怎么刺激也于事無補,“安倍經濟學”失去了昔日光環;歐洲以釋放資金為目的的負利率計劃,反而引發了更高的儲蓄率以及對歐洲經濟不安的情緒;美國雖然情況相對較好,但經濟復蘇比預想的要差,混亂才導致特朗普之流有機會上臺。世界各國的經濟增長都遇到了棘手問題,倘若此時全球各國還不協調行動,全球經濟就會走進一個死胡同,發生強烈危機。

從全球經濟來講,G20可以成為一個契機,全球經濟存在扭轉乾坤的可能。此時的世界各國,不要太以意識形態或者戰略沖突樹敵,而是要化敵為友,形成朋友圈。目前的世界各國若想振興經濟,單打獨斗是肯定不行的,必須要大家同心協力,求同存異。

世界各大經濟體都自顧不暇,中國恰好可以抓緊時間發展自己。從這個角度說,總體國際環境對中國是有利的。這次會議中,中國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在推動全球化和全球貿易以及穩定國際金融秩序等方面的作用,并且帶頭在共享經濟、普惠金融等方面做出實事。

雖然有國家不喜歡中國,但也不能不承認中國的地位,它的潛在影響力實際上在增強。如果中國帶頭走下去,更加重視經濟的健康發展,更加重視在國際上有禮有節地展示出領袖大國的風范,推動國際形勢好轉,將十分有利于中國未來二三十年的經濟增長。

  人民幣邁出國際化步伐

下半年雖然實體經濟的增長速度相對去年會減緩,但其他方面的改革尤其是金融改革將會真正邁出步伐。去年的股災和人民幣貶值以及金融風暴之后,中國學到了不少東西。即將開通的“深港通”,將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跨境投資及風險管理需求,推進國內資本市場的開放和改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2016101日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日子,人民幣正式加入SDR,雖說短期影響不大,但長期意義將非常顯著。中國應當進一步堅持金融改革和開放,堅持人民幣國際化的長期戰略,讓人民幣成為真正的國際流通貨幣,甚至是成為避險貨幣。

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元收益率很低,其他很多貨幣也靠不住,而人民幣收益率相對而言還是不錯的。中國可以趁著本次G20峰會的東風,為人民幣產品宣傳造勢,增加人民幣的國際持有率,提高人民幣地位。

  全球利率深化協調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上表示,關于深化協調全球利率G20有一個共識,就是不以競爭為目的貨幣貶值,并且就匯率進行更緊密地溝通和協調。

目前世界各國對于全球對負利率問題的愈發重視。實施負利率的國家和地區,多數都認為負利率是有效的,IMF對負利率政策的評價也有一些肯定的含義,但國際清算銀行的研究表明,實施負利率有一些負面影響。如何評估負利率?易綱說,要從消費者和儲蓄者的角度看,負利率對經濟是不是有刺激作用,會不會拉動需求,對投資有什么影響;對整個銀行體系有什么影響,銀行體系因此在未來經營上是不是可持續,是不是風險更多;負利率對貨幣實際上也有影響,會不會引起競爭性貶值。

為應對全球經濟風險,G20承諾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G20承諾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的工具,就是各種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政策。這樣既可以使得有的國家可以進一步地運用貨幣政策;有的國家的財政還有一些空間,還可以進一步地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還有的國家可以更加著力于結構性改革。

  普惠金融走入視野

普惠金融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對象。

為了進一步推動全球普惠金融發展,在即將召開的G20峰會上,普惠金融將被列為重要議題之一,有3個關于普惠金融的重要文件會提交給峰會討論。這3個文件分別為:一是《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包含8項原則,66條行動建議,這是國際社會首次在該領域推出高級別的指引性文件;二是《G20普惠金融指標體系》升級版,增加了數字普惠金融領域的新指標;三是《G20中小企業融資行動計劃落實框架》,提出改善中小企業征信體系、鼓勵動產抵押融資、改革中小企業破產制度三項優先改革措施。

普惠金融這一議題符合當前國際社會經濟金融發展需求,這既包括G20國家也包括非G20國家,特別是很多發展中國家,與本次峰會主題中的‘包容’很吻合。三個文件很有代表性,其中有不少內容是根據中國發展經驗提出的,數字普惠金融就是很好的例子,充分體現了峰會主題中的‘創新’,這些文件通過后將能為全球普惠金融發展提供重要指引。

  爭取全球結構性改革

究竟什么是結構性改革?狹義地看,就是怎么樣使得相關的產業結構有一個突破性的變化,比如說IT這個產業的突破,帶起了全球經濟升級或轉化。廣義來講,它可能還帶有相關的制度創新,或者整個系統的變化,使得生產要素配置最優化、高效化。就中國來看,這個結構性改革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有任務就是‘三個去’: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結構性問題,但是每個國家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不盡相同,這也就意味著,國際社會要在這一問題上達成共識,就必須爭取到一個最大公約數。這次杭州會議在這方面做了非常大的貢獻。最終會出臺一系列的指標性體系,以及原則問題和主要改革領域。大家有個共識,就是:“結構性不改,世界經濟在一個低增長的基礎上很難實現可持續增長。當然,結構性改革必須配以創新發展,如果不創新發展,結構性改革也不行。而創新發展框架里面明確提出了,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創新,最關鍵的是科技創新?!?SPAN lang=EN-US>

  引領倡導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是指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的金融活動。所謂綠色金融體系,是指通過貸款、私募投資、發行債券和股票、保險、碳金融等金融服務將社會資金引導到綠色產業發展中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安排。在中國,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綠色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和融資的可獲得性,同時抑制對污染性項目的投資。

作為一種市場化的制度安排,金融在促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綠色債券、綠色證券、綠色保險、環境基金等創新型金融產品,加強金融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可以有效減少對高能耗、污染行業和環境違法企業的資金支持,引導資源向綠色和低碳行業的配置。這既可以減少對化石能源消費的無效補貼,也可以為中國和世界的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

G20 綠色金融綜合報告中倡導通過以下努力來發展綠色金融:提供清晰的戰略性政策信號與框架,推動綠色金融的自愿原則, 擴大能力建設學習網絡,支持本地綠色債券市場發展, 開展國際合作以推動跨境綠色債券投資, 鼓勵并推動在環境與金融風險領域的知識共享, 改善對綠色金融活動及其影響的評估方法。

西湖,是中國之鏡,照見中國和世界在此交匯,一泓碧水,將見證歷史性的相遇激蕩起發展、繁榮、進步的潮流。以后的人們會說:世界經濟擺脫平庸,實現創新增長的起點,在這里。

  對于G20習大大怎么說

  

  G20:我們希望和各方共同努力,使杭州峰會能夠成為一次集眾智、聚合力的峰會,為世界經濟增長、國際經濟合作、全球經濟治理開創新愿景,提供新動力。作為主席國,中國為辦好這次杭州峰會,付出了辛勤努力,也做出了“獨具中國特色”的活動安排和會務準備。

  創新:各國要通過積極的結構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經濟競爭力……特別是通過財稅、金融、投資、競爭、貿易、就業等領域的結構改革,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的結合,讓創造財富的活力競相迸發,讓市場力量充分釋放,推動經濟從周期性復蘇走向可持續性增長。

  開放:要維護自由、開放、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不搞排他性貿易標準、規則、體系,避免造成全球市場分割和貿易體系分化……確保區域自由貿易安排對多邊貿易體制形成有益補充,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礙或藩籬。

  包容: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確保各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要加快并切實落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案,加強全球金融安全網。

  合作: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的歷程一再表明,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習近平主席G20峰會日程表

  峰會時間:93日-910

  活動地點:中國杭州

  活動介紹

  峰會前:出席工商峰會開幕式并演講、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并講話

  峰會期間:主持十余場活動、舉行雙邊會見

  峰會后:出席記者會

 
[ 點擊數:] [打印本網頁] [關閉本窗口]  
 

相關內容

 
 
 

中科投資版權所有   電話: 01064920113  64920713   京ICP備14029497號-1

網站管理
亚洲A级中文